找到相关内容150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南朝佛教

    华林园、正观寺、占云馆、扶南馆五处传译,到十七年(518),译出《孔雀王咒经》、《阿育王经》、《解脱道论》等十部。 到梁代末年,真谛(499—569)从扶南带回许多梵本经论,于大同十二年(546)...》、《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等。后来往荆州,又译出《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等,多数是弟子法勇传语。他所译《楞伽》、《胜鬘》均为后世所通行。 总计刘宋一代,中外译师共二十二人,所译出的经律、论及新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5543554.html
  • 四十年来中国大陆对外国佛教研究综述

    1962年无忧发表了《巴利语文字及其佛典》(《现代佛学》)以后中国佛教协会出版了叶均从巴利元翻译的南传佛教的著名论书《清净道论》(1985年版)译者曾经留学斯里兰卡多年,对上座部佛教的教义和百史有深入的了解,曾经撰写过多篇介绍斯里兰卡佛教的文章。此书在翻译中,参照了同一源流的汉译佛典《解脱道论》(公元6世纪初译出)和僧诃罗文、〓罗文版本以及英、日译本,各种注释,译文释义准确,文笔流畅,质量精到,有重要的...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3846920.html
  • 《次第禅门》与《清净道论》禅学观点释疑

    般若经》中的菩萨禅法风格,但对于传统声闻定学中较为早期,较为普遍的禅法,如四禅、四空定、四无量、八背舍、八解脱等修法,仍然不废其学,兼容并蓄。当然,它也不像公元五世纪成书的《清净道论》(亦可包涵中国南朝梁代译出之《解脱道论》),极尽搜罗而成修定的四十种业处(或三十八种行处)。  又,《次第禅门》因承袭大乘学风故,较《清净道论》多说了几种大乘重要的三昧行法。此中,若深究菩萨行门之各种大乘三昧禅法,当然...

    释性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647482.html
  • 佛教僧团的分裂

    七部。西元四、五世纪间,又有以修行次第为主要内容的“解脱道论”(大光著)与“清净道论”(觉音著)等两部重要论书,其风格,有别于一般以法义分别为主的论书,值得重视。  说一切有部的论书,较早期的也有七部...、死时都存在的识,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潜意识。一切心识的作用与活动,都依“有分识”而起,心识恢复平静后,又归于“有分识”。记忆,造业受报,从系缚到解脱,都以“有分识”来解说。不论是立“心”,或者是立“有分...

    庄春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4251733.html
  • 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四)

    有余力来华译经。后来僧铠在中土圆寂,留有十一部四十八卷经典,其中包括《大育王经》、《解脱道论》等著名经典。六世纪时扶南国势衰退,该国的分支属国“真腊”在湄公河中游兴起后,扶南国的优势就被取代了。  真...质朴,以清净、俭朴的清修来求得解脱。高棉将帅接受“小乘佛教”,梵文也在十四世纪初停止使用。此后的高棉一直处于被邻国征占成为殖民地,或成为傀儡政权。  西元1431年吴哥受到暹罗“阿优它雅王朝”﹙...

    王 武 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5951753.html
  • 从觅读巴利转轮王经说起

    至摩诃毗诃罗转读五百阿罗汉所结集之巴利语三藏,后又将摩哂陀尊者之锡兰语三藏注释,转译为巴利,即今日锡兰暹缅僧众所习用者。而原有之锡兰语注释反不见于今日之锡兰矣。彼曾综合其转读大寺巴利三藏之心得,制成清净道论(Visuddhi magga)一书,今并行于锡兰,其性质略当于吾国之解脱道论(Vimutti magga)云。  光寺之地势颇雄壮,有钜石峭壁四五块,削然矗立于山崖间,宛如一块豆腐划作四五片似的。中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5755297.html
  • 汤用彤有关印度佛教的研究

    )  这是汤氏根据觉音《清净道论》、《阿毗达磨义集论》,及近人论著,对《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所引述上座部所立九心轮的一段文字的阐释。  2.《南传〈念安般经〉译解》(1928年)  这是巴利文本《念安般经》的汉译文,汤氏并附上《解脱道论》的话为释文,另有译者按语。  3.《印度哲学史略》第五章“佛教之发展”(原是1929年的讲义,经修改于1945年出版)  4.《印度哲学讲义》第五章“原始佛教”和...

    屈大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3859563.html
  • 吕澂对汉文大藏经的研究

    它“是中国宋代刻经事业中紧接着福州东禅院本而在南方开雕的私刻大藏之一”。他说:由于“思溪版印本上题记极少,所以曾经被人误认为官刻本。但已经发现的题记有背字函《解脱道论》卷一尾记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王冲远写经开版,又有槐字函《菩提行经》卷一尾记靖康元年七月王永从写刻”等字样,所以应该是私刻大藏经。他从这一题记上断定,“‘...

    高振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2761507.html
  • 佛法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本刊登载,不过佛法的人生观内容是极汪洋丰富的,读者宜读四《阿含经》及《般若》《瑜伽》诸大经论,拙作《人生学》第三卷《解脱道论》、第四卷《大菩提论》及《世间渤亦备言之。(佛学书局出版)此篇则不过略示纲要...,以达到无生死、无苦乐之境界。这样的人,佛法称他为“声闻”,又说“声闻住著涅槃”。  第三、是无住涅槃的态度:什么是“涅槃”?涅槃便是声闻所期求的解脱境界,是离生死,超苦乐的境界;声闻对这样的境界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73764388.html
  • 部派时代的修道观

    似亦主张四谛顿观的。如在解脱道论讲到慧的时候,就曾谈到这顿现观的见灭得道。按照该论所说修慧的经过,首先对蕴处界法,作无常苦无我的广泛观察,到了对这诸法观察得到善巧慧时,“从流转门,见到识由...  部派时代的修道观   一 绪 说   佛法不仅说明世间的生死流转,同时还要说明解决生死的涅槃解脱。由生死而入涅槃,由系缚而得解脱,唯一无二的办法,就是如何修圣道。众生所以在世间受生死,缘于业...

    演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0965952.html